python–socket粘包

python–socket粘包 标签:href 模块 base stream stderr 详细

python–socket粘包

标签:href模块basestreamstderr详细信息内容trynot

socket粘包
1 什么是粘包

须知:只有TCP有粘包现象,UDP永远不会粘包,首先需要掌握一个socket收发消息的原理,

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,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。

发送端可以是一K一K地发送数据,而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可以两K两K地提走数据,当然也有可能一次提走3K或6K数据,或者一次只提走几个字节的数据,也就是说,应用程序所看到的数据是一个整体,或说是一个流(stream),一条消息有多少字节对应用程序是不可见的,因此TCP协议是面向流的协议,这也是容易出现粘包问题的原因。

TCP协议层会把构成整条消息的数据段排序完成后才呈现在内核缓冲区。

例如基于tcp的套接字客户端往服务端上传文件,发送时文件内容是按照一段一段的字节流发送的,在接收方看了,根本不知道该文件的字节流从何处开始,在何处结束。

此外,发送方引起的粘包是由TCP协议本身造成的,TCP为提高传输效率,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个TCP段。若连续几次需要send的数据都很少,通常TCP会根据优化算法把这些数据合成一个TCP段后一次发送出去,这样接收方就收到了粘包数据。

1.TCP(传输控制协议)是面向连接的,面向流的,提供高可靠性服务,收发两端(客户端和服务端)都要有一一成对的socket,因此,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,更有效的发到对方,使用了优化方法(Nagle算法),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,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,然后进行封包。这样,接收端,就难于分辨出来,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,即面向流的通信是无消息保护边界的。

2.tcp是基于数据流的,于是收发的消息不能为空,这就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添加空消息的处理机制,放置程序卡主。

Tcp的协议数据不会丢,没有收完包,下次接收,会继续上次继续接收,己端总是在收到ack时才会清除缓冲区内容,数据是可靠的,但是会粘包。

两种情况下会发生粘包:

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发送出去,造成粘包(发送数据时间间隔很短,数据量很小,会合到一起,产生粘包)

#服务端
import socket,subprocess
s=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)
s.bind((\”127.0.0.1\”,8000))
s.listen(5)

conn,addr=s.accept()

data1=conn.recv(1024)
data2=conn.recv(1024)
print(\”第一个包\”,data1)
print(\”第二个包\”,data2)

conn.close()
s.close()
执行结果
第一个包 b‘helloworldSB‘
第二个包 b‘‘

#客户端
import socket,subprocess
s=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)
s.connect((\”127.0.0.1\”,8000))
s.send(\”helloworld\”.encode(\”utf-8\”))
s.send(\”SB\”.encode(\”utf-8\”))

s.close()

解决粘包问题1:low..low方法 在客户端加个时间延迟,暂且可以解决问题。

#服务端
import socket,subprocess
s=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)
s.bind((\”127.0.0.1\”,8000))
s.listen(5)

conn,addr=s.accept()

data1=conn.recv(1024)
data2=conn.recv(1024)
print(\”第一个包\”,data1)
print(\”第二个包\”,data2)

conn.close()
s.close()

执行结果
第一个包 b‘helloworld‘
第二个包 b‘SB‘

#客户端
import socket,subprocess,time
s=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)
s.connect((\”127.0.0.1\”,8000))

s.send(\”helloworld\”.encode(\”utf-8\”))
time.sleep(3)
s.send(\”SB\”.encode(\”utf-8\”))

s.close()

作者: 鲁大师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